 |
結腸直腸癌的症狀 |
 |
結腸直腸癌的症狀:
大便帶血、肛門出血、大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長期貧血等。
直腸癌:隨時都想大便,排便時太用力會劇痛。
治療:手術、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免疫療法。
在飲食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忌多肉類、高脂肪、低纖維食物之飲食。
- 維持排便通暢。
- 運動。
- 避免壓力,保持身心愉快。
更新日期:2020/05/12 公告單位:醫務部 |
 |
每天起床時,常打噴嚏、流鼻水,是什麼樣的問題,與感冒如何區分? |
 |
由症狀來看,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在台灣約有38的學童有過敏性鼻炎,所謂「過敏」即是身体對環境中的某些因子、動植物敏感,引發身體、鼻子發生過敏,因此這是一種「體質」因素,不容易治癒,須與醫師配合才能將病情控制好。至於與感冒應如何區分?很簡單,單純的過敏只會打噴嚏、流清鼻水、鼻塞;而感冒,鼻涕可能會膿稠,還會有咳嗽、喉嚨乾痛、四肢酸痛等症狀相繼出現。
更新日期:2020/05/12 公告單位:醫務部 |
 |
有無檢測過敏原? |
 |
有,須先經醫師看診後,開立檢驗單才能執行檢驗作業,請先掛醫師門診。
更新日期:2023/06/02 公告單位:檢驗科 |
 |
抽血櫃檯服務時間? |
 |

更新日期:2023/06/02 公告單位:檢驗科 |
 |
急件的檢驗報告是否要拿報告? |
 |
本院檢驗均已資訊化,醫師可以直接由電腦查閱檢驗報告,不需在檢驗科等候,直接回到診間等候即可。
更新日期:2023/06/02 公告單位:檢驗科 |
 |
如何查詢檢驗報告? |
 |
目前本院之檢驗報告結果會均由醫師在門診時,針對病人之個人狀況,對檢驗數據判讀後再加以解釋,建議請回診由醫師判讀檢驗報告。
更新日期:2023/06/02 公告單位:檢驗科 |
 |
抽血檢查要不要空腹? |
 |
脂質、膽固醇、飯前血糖測定,以空腹為原則,可喝少量水。大多數檢驗分析並不需要空腹,但進食後會造成血清混濁,干擾測定,建議勿在進食後立即採檢。
更新日期:2023/06/02 公告單位:檢驗科 |
 |
有貧血的病人,抽血後會不會加重貧血? |
 |
正常成人的血液總量,男性約占體重的8%,女性約占體重的7.5%左右。人體的血液總量不但在性別之間有差異,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也會有一定的改變。因為抽血檢驗只需少量的血量,而且即使不抽血,生理上每天有體內全部血液的1/120血量自然破壞淘汰,由新造出來的血液所替代,也就是說血液在體內的生命大約120天,所以常規抽血檢查不會引起貧血,且抽血檢查是為了讓幫助臨床醫師執行診斷並給予有效的治療。
更新日期:2023/06/02 公告單位:檢驗科 |
 |
為甚麼施打顯影劑就要禁食?為甚麼不能喝水吃東西? |
 |
通常施打顯影劑就必須最少禁食四小時,這是為了顧慮到病人的安全著想,一方面是為了避免若是因為施打顯影劑過敏造成嘔吐現象,因為嘔吐使胃部未消化完的食物感染呼吸道,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因為吃過東西,導致膽囊分泌膽汁使得膽囊縮小,顯現不清楚等等因素。可以飲少量水分或潤喉漱口,另外除一些特定藥物(降血糖或必須飯後食用之藥物)需暫停服用,其他必須性藥物是可正常使用的,接受檢查前,請詳閱檢查說明與注意事項內容,有任何問題請洽放射科。
更新日期:2021/12/30 公告單位:醫學影像科 |
 |
MRI為甚麼要做到30分鐘那麼久?MRI有輻射嗎?做很多次會怎麼樣? |
 |
核磁共振檢查(MRI),是利用高磁場與體內水分子產生共振產生能量,藉由機器線圈取得資料經過複雜的電腦運算而成,所以不具有任何的輻射線,唯讀讀取與製造訊號的時間較冗長,並且在檢查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機器運轉聲,而且空間也比較狹小,所以通常有空間幽閉症的病人不適合該項檢查;然而,重複做該項檢查,就目前的調查顯示是不會對身體有影響的,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攜帶金屬物品與電子產品,有心律調節器的病人,嚴格禁止做該項檢查,以免發生電子故障的危險。
更新日期:2021/12/30 公告單位:醫學影像科 |
 |
為甚麼要換衣服?為甚麼要換掉內衣?為甚麼金屬扣子拉鍊不行? |
 |
在放射科各項檢查,若衣物上有異物未移除時,是會對檢查的影像上造成影響的,一般X光為穿透的影像,異物會直接呈現在影像上,可能會因遮蔽假影而影響醫學影像科醫師判讀,電腦斷層掃描(CT)或磁振造影(MRI)則會因金屬假影而影響影像的清晰度與完整性,所以為了避免上述之情形,請病人更衣是必須的。
更新日期:2021/12/30 公告單位:醫學影像科 |
 |
為甚麼有些檢查有自費項目?有甚麼特別的優點呢? |
 |
通常健保項目為基本器材或藥劑,針對容易過敏體質等因素的病人,有所謂的自費項目,如特殊顯影劑、子宮輸卵管攝影自費醫材等,如有任何疑慮或需求,請洽放射科。
更新日期:2021/12/30 公告單位:醫學影像科 |
 |
為甚麼有些檢查要打顯影劑?打了會怎麼樣? |
 |
有關放射科相關藥物,通常指的是顯影劑,是利用靜脈注射到人體裡面,讓血管在X光影像中顯影出來,藉由打藥前跟打藥後的差異讓醫師做更好的判讀,原則上施打顯影劑就是為了幫助醫師做診斷,所以施打顯影劑前會先請您填寫同意書,並告知相關的危險性與注意事項,若是有過敏的病史請主動告知本科同仁,或是施打顯影劑之後有任何不適,如頭暈噁心想吐、皮膚紅腫癢痛、呼吸困難等情形,請立即告知放射科人員。
更新日期:2021/12/30 公告單位:醫學影像科 |
 |
上星期才照過一次X光,現在又重複照X光會不會怎麼樣?會不會對身體有傷害? |
 |
X光檢查對人體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微小的,且人體細胞有自行修復之功能,故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對身體產生太大影響的,至於短時間內若因臨床病況需求是有可能需要重複照相的,追蹤病況改變或影像比對的情形是必須的處置,對身體可能會有些微影響,但在醫療利益上仍是仍是利大於弊的,故在醫師評估下若是必要時仍可能需要進行相同部位的X光檢查;另外,重複部位之檢查放射科在執行前均會與開立醫囑醫師進行詢問,避免不必要之重複檢查曝射產生,有任何疑問都可以詢問放射科。
更新日期:2021/12/30 公告單位:醫學影像科 |
 |
什麼情況要轉到呼吸照護病房? |
 |
(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局編印『需長期使用呼吸器病人手冊』)
在呼吸照護中心的總天數超過42天,或使用呼吸器的總天數超過63天,或經胸腔科專科醫師評估,無法在短期內脫離呼吸器者,應轉住呼吸照護病房,例如:
1.需長期使用呼吸器或呼吸器依賴患者。
2.癌症末期使用呼吸器且不再接受積極治療者。
3.外科手術後傷口穩定、急性損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肌肉神經退化症、脊椎損傷等疾病而無法脫離呼吸器者。
4.無嚴重感染、不再需要點滴注射抗生素者。
更新日期:2020/08/06 公告單位:呼吸治療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