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醫院 ::: 首頁 / 門諾公益網  / English
 
 
   
   
 

 :::

院內相關連結 :::
::: 您目前位於:首頁 > 保健衛教 > 婦幼衛教 > 早期療育衛教
* 早期療育衛教 小級字體按鈕 中級字體按鈕 大級字體按鈕
*家長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子在評估前應有的認識 文 /門諾醫院復健心理治療組 臨床心理師 蘇琳

家長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子在評估前應有的認識

復健心理治療組 臨床心理師 蘇琳

 

    「學校老師常常說,我的孩子上課不專心,常常心不在焉或放空。我也發現他在家很散漫,我們常常叫他好多次都當作沒聽到,一定要我們大聲斥責他才會有反應。但是當他在看電視、玩手機遊戲又不一樣的,可以專心得玩很久。他到底是不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我的孩子很喜歡和同學一起玩,但很難等待、很容易生氣,常常催促別人快一點,還沒輪到他就搶著玩,只要一點小事情不如他意,就會讓他情緒爆炸,像是玩桌遊遊戲快輸了,他就會開始大聲斥責別人,或是把正在玩得桌遊打亂散落一地讓大家玩不下去,或是大聲怒吼不想玩了!」

    當孩子開始離開家進入學校就讀,會需要大量使用到他們的注意力去觀察人群、去學習新知,得以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也因此,學校老師對孩子在校表現的觀察就顯得相當重要!當家長們帶著孩子來接受心理衡鑑,並表示學校老師觀察到孩子有容易分心或是坐不住的情況,家長千萬別以為只要處理孩子注意力問題就好。事實上,孩子的注意力問題不僅僅影響他們的學習表現,亦可能影響到他們的人際關係、團體適應以及對自我的價值感。因此,家長可以透過親師溝通管道,敏銳觀察孩子的行為特徵,早期提供孩子需要的協助,不僅有助於提升專注力、減少人際困擾、增進自信心、促進心理健康。

心理衡鑑前,家長需要做的準備:

  • 問題清單:以列點條列方式呈現家長對孩子擔心的事項。
  • 家中行為管教的問題:舉例說明孩子在家中,常因為哪些行為引起父親、母親需要介入管教(如:說教、訓斥、罰站、體罰)。
  • 家中情緒反應的問題:舉具體例子說明在家中,哪些事件常引發孩子的情緒反應,並列出孩子表現出的情緒。
  • 學校行為管教的問題:定期主動詢問老師,孩子在校的行為表現,包括注意力、規則遵從度、是否可以坐定位、輪流等待、對師長管教的態度和反應。
  • 學校情緒反應的問題:在校哪些人事物容易引發孩子強烈的情緒反應。
  • 學習問題和課業表現:備妥學習單、聯絡簿、考卷等資料。
  • 同儕互動情況:幾位常玩在一起的朋友,一起玩都在玩什麼,會因何事引發爭執吵架打架的情況。
  • 社區中的表現(家庭和學校以外的情境):去親友家、公園、圖書館、超商賣場等地的行為表現。

上述皆需要家長舉實例說明、幾歲開始、發生頻率、嚴重程度、處理方式。

家長需要更瞭解孩子的事

  • 五種注意力表現:
    • 集中性注意力:想像我們注意力很明確的集中在我們要瞄準的目標物身上,像是要拍照、投籃。當孩子能夠表現出集中性注意力,他會把注意力聚焦在當下他要進行的活動上,包括遊戲、閱讀、聽故事、繪畫、寫作業等任何事情上。
    • 持續性注意力:想像我們可以將注意力維持在同一個活動上一段時間。例如:三歲的孩子可以持續玩著同一個玩具10分鐘,而不會對每個玩具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依發展年紀而有不同表現)。
    • 選擇性注意力:想像我們可以忽略不相關的刺激,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單一活動上。例如:孩子正在書房裡面寫功課,客廳傳來妹妹和媽媽說話的聲音,或是電視播放新聞節目的聲音等,注意力仍可不受影響地繼續在寫功課這件事上。
    • 轉換性注意力:想像我們可以將注意力在不同活動之間順利地進行轉移。例如:學校的下課鐘聲響了,孩子可以至遊戲區玩5-10分鐘,當上課鐘聲響了,孩子的注意力可以順利回到課堂上。
    • 分配性注意力:想像我們的注意力可以同時注意到兩個以上的訊息,即一心二用的概念。例如:孩子在課堂上邊聽老師上課,一邊做筆記。放學回家後,孩子一邊玩積木疊高塔,一邊回答媽媽詢問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活動。
  • ADHD的行為特徵
    • 對行為反應的抑制困難、對衝動的控制困難、對需求的延宕滿足困難。

例如:遊戲的時候,無法輪流等待。做任何事之前,無法停下來想一想。父母親講話的時候,容易插嘴打斷。

    • 常表現出與活動無關的多餘行為,並無法依情境調整行為。

例如:就醫在診間或評估室內會爬高爬低、坐立不安、坐著的時候不斷變換姿勢、不斷用手摸桌角邊緣或觸摸物品。

    • 對於維持注意力或持續從事同一活動有困難。

例如:不斷變換玩具。做作業的時候常拖拖拉拉。進行一項活動常抱怨無聊或中斷無法完成或離開去做其他事情。

  • ADHD的心理功能
    • 工作記憶能力(大腦在短時間內保存訊息的容量)比同齡孩子弱。
    • 內在語言(內心用來和自己對話的聲音)和規範遵從度的發展落後。
    • 調節情緒、動機和警覺性的能力弱。
    • 當目標為長期性時,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和彈性會明顯下降。
  • 醫療可以提供的幫助有哪些?
  • 心理治療的介入時間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神經發展的問題,也就是孩子大腦發育比同齡孩子晚。因此,學齡前的發展階段(6歲以前),家長可以先安排孩子至復健科就診,醫師會轉介臨床心理師藉由心理衡鑑的方式,全面且完整地蒐集孩子目前問題,包括行為問題的表現、問題情境、伴隨問題等。如果孩子經衡鑑後,確實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的明顯特徵,心理師會安排後續治療介入,透過遊戲課程的方式,訓練孩子自我監控、自我調節等能力,以提升自身監控、調配注意力表現的行為。

  • 藥物治療的介入時間

當孩子經由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後仍療效有限,或是入小學就讀後,因一堂課的時間為40分鐘,孩子仍難以透過課程中學習到的自我監控、自我調整等策略,協助自身專注於課堂學習,以致學習表現明顯落後跟不上同儕,或是在課堂上因分心、衝動、未注意到自身地莽撞等行為表現,而遭致同儕冷嘲熱諷或冷落排擠等情況。臨床心理師會主動與家長討論轉介至身心科,尋求精神科醫師評估藥物治療的介入。家長亦需要調整心態,目前有許多的實證顯示心理治療配合藥物治療的效果佳!故家長切勿一昧否定藥物治療,相信在家長的支持下,透過心理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孩子可以在穩定的身心狀態下,學習有效的策略,以達最佳效益。

  • 家長在家中可以先做的事情
    • 結構化的環境:有助於提升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包括養成規律的作息和飲食、讀書環境安排在角落並面向單純沒有壁貼圖案的牆壁、遊戲區的玩具需要分類並且避免直接呈現過多種類的玩具在孩子眼前。
    • 使用正向描述句傳遞訊息:有助於孩子遵從指令。例如:當家長和老師討論事情時,家長應避免一直叫孩子「不要跑來跑去」,可以改為「請你站在我旁邊和我手牽好,並且在心裡數數兒,從1數到50下。」
    • 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刻意練習五種注意力類型
      • 集中性注意力:玩丟沙包、套圈圈、釣魚、著色、撲克牌「心臟病」等遊戲。
      • 持續性注意力:閱讀或聆聽故事書、玩蓋積木、拼拼圖、走迷宮等遊戲。
      • 選擇性注意力:玩「老師說」、「大風吹」、「大家來找碴」、「哪裡不一樣」、撥放電視或音樂和孩子玩「仔細聽我說」的遊戲。
      • 轉換性注意力:輪流疊疊樂遊戲、對照說明書組裝玩具、寫功課→玩玩具→寫功課。
      • 分配性注意力:頭兒肩膀膝腳趾遊戲(邊唱歌邊用手摸唱到的身體部位)、邊唱歌邊跳舞的帶動唱活動。
    • 忽略「負向行為」,肯定微小的「正向行為」:當孩子表現出專心5分鐘的行為時,請立刻稱讚孩子的專心行為(例如:媽媽觀察到你剛剛很專心的自己玩玩具5分鐘),增強他再次表現出該行為。當孩子表現出分心或引起注意的行為時,家長可等待適當行為出現時再給予關注。


參考文獻:
1. 王意中(2013)。301個專注力教養秘訣。臺北市:智園出版社。
2. 黃惠玲、趙家琛(譯)(2013)。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臨床工作手冊。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更新日期:2021/09/27   公告單位: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Bookmark
回上一頁回到頁首
 
   
   
  訂 / 退閱電子報
   
門諾logo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 Mennonite Christian Hospital
地址:970 花蓮市民權路44號 電話:03-8241234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
地址:974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魚池52號 電話:03-8664600
捐款郵政劃撥帳號:06007006 戶名: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
本網站內容為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所有,未經受權,禁止轉載
 Copyright © 2010 Mennonite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