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位於:首頁 > 保健衛教 > 婦幼衛教 > 早期療育衛教 |
|
|
|
咀嚼經驗對言語能力的影響 |
|
文 /語言治療師黃玟萍
|
咀嚼經驗對言語能力的影響
語言治療師黃玟萍
當語言治療師在進行相關評估時,評估到口腔動作和進食能力,會發現有些孩子在已長出牙齒並且年齡超過一歲半,父母大部分只提供軟質的食物,孩子咀嚼食物的經驗少,嘴角偶爾或時常掛著口水。其實如果孩子沒有先天特殊的疾病或其他病史,那麼父母應該在孩子能夠咀嚼的時候就提供咀嚼的經驗,因為咀嚼的能力會影響口腔動作,而口腔動作的能力好或不好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首先,孩子能有正常的語言(language)能力,除了天生的能力和豐富的語言環境刺激外,還有言語(speech)能力。語言能力和言語能力是不一樣的,言語能力依附在語言底下,和聲音的產生有關。我們能說話,涉及到生理的層面,需要協調的呼吸、發聲、共鳴和構音。因此,像是胸部(肺部的動作)、喉部(聲帶的動作)、咽部、鼻腔以及口腔各部位(舌頭、嘴唇、牙齒、臉頰、硬顎和軟顎)所產生的動作都需要大腦的神經控制,其協調度需要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的練習然後趨於成熟。此外,言語的能力成熟與否,會影響到我們的說話速度、流暢性、音調、音量、音質、語音發出的準確度、語調等等層面。所以,當孩子缺少咀嚼的經驗時,亦即缺少口腔動作練習的機會,那麼可能會影響日後孩子口腔動作的協調度,而造成容易流口水或發音不清晰等情形。
在孩子成長時,必須給孩子足夠練習語言的機會。父母在生活中,隨時隨地的與孩子有口語的互動,任何地方都可以是練習語言的情境。當孩子有足夠說話機會,他們就有機會將語言學好,除此之外,很重要的另一點,就是咀嚼的能力。當孩子在咀嚼時,他們的口腔裡的每個部位(例如:舌頭、嘴唇……)都在運動,讓我們的神經經過咀嚼進食,在控制每個部位時更趨於成熟。如此一來,孩子口腔動作的能力經過每天不斷地練習,協調度提升,如果協調度佳,言語的能力通常便會提升而且流口水的情形亦會改善。
因此建議父母提供每個年齡適合的咀嚼質地(參考表格);提供不同味覺的食物,例如:甜、鹹、酸等等;以及提供不同溫度的食物,例如:溫、冷、冰、或溫熱等等。總括來說,如果孩子沒有其他先天性的疾病或其他病史,且已長出牙齒,就能在孩子適合咀嚼時,給孩子嘗試不同種類的食物,因為口腔動作的成熟度對語言的能力有一定的影響,另外,父母亦可以固定一個禮拜幾天陪孩子到戶外運動,因為大肌肉的力量能夠給予小肌肉(口腔內的肌肉)穩定和支持的作用。但如果孩子在進食時,父母觀察到動作有異常的地方時,建議仍需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以下附上正常孩子每個階段適合吃的食物質地以及口腔動作能力的發展順序,作為一個參考,父母仍須細心觀察孩子在動作上是否有異常,如有異常仍需要醫院做詳細檢查。
年齡(月) |
食物質地 |
口腔動作能力 |
發展出的能力 |
0-4 |
液體
(例如:奶) |
吸吮奶頭 |
能控制頭 |
4-6 |
濃稠
(例如:濃湯) |
能吃掉湯匙上的食物 |
坐;手移動到身體的中間 |
6-9 |
需咀嚼的軟質
(例如:兒童米菓) |
用鴨嘴杯喝;
舌頭有限的往兩側移動 |
手接觸或抓取嘴巴用手拿東西吃;
可拿湯匙輔助吃 |
9-12 |
塊狀的食物 |
獨立拿鴨嘴杯喝 |
拇指夾握;握住湯匙 |
12-18 |
各種質地的食物 |
舌頭往兩側移動;
用吸管喝 |
用湯匙裝食物並放進嘴巴;
更能自己獨力吃東西 |
18-24 |
更多需咀嚼的食物 |
旋轉式的咀嚼 |
自己走路;
可以判斷是不是食物 |
24 |
較硬的固體 |
已成熟的咀嚼能力 |
完全自己吃東西;
使用杯子喝水 |
(Arvedson, J., & Lefton-Greif, M.(1996). Anatomy, physi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feeding. Seminar in speech and language, 17, 261-268.; Jaffe, M.(1989). Feeding at-risk infants and toddlers. Topics in Language Disorder, 10(1), 13-25.)
Reference:
Paul, R. (2007).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in the prelinguistic period. Language disorders from 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 (3rd ed.). St. Louis, Mosby.
錡寶香(民97)。兒童語言障礙-理論、評量與教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更新日期:2019/02/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