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醫院 ::: 首頁 / 門諾公益網  / English
 
 
   
   
 

 :::

院內相關連結 :::
::: 您目前位於:首頁 > 保健衛教 > 婦幼衛教 > 早期療育衛教
* 早期療育衛教 小級字體按鈕 中級字體按鈕 大級字體按鈕
*「你(妳)對孩子過度關注了嗎?」 ─以藝術治療的角度探討過度關注 文 /謝欣璇藝術治療師

「你()對孩子過度關注了嗎?

─以藝術治療的角度探討過度關注

謝欣璇-藝術治療師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教養方式也在不斷演變。從過去普遍接受的體罰和嚴厲管教,到如今更加重視孩子情感需求的育兒理念,大眾對於兒童認知發展逐漸重視。然而,正向轉變的同時,也迎來了一些新的挑戰。有些父母,並不自覺過度保護或過度關注自己的孩子,直到孩子出現反常的情緒表現與反應才意識到。今天就來和大家淺談照顧者對孩子的過度關注所造成的可能性影響。

  首先,會出現過度,我們要先了解父母親或其他照顧者的心理狀態。會想要極度保護孩子的人,自身內心的焦慮與不安全感普遍偏高。其形成原因有很多不同面向,包含自身童年經歷與不安全依附關係、時下充斥負面新聞、育兒信息過載等等。有些人會想要彌補自己年幼時的陪伴缺失,因而想要時時陪伴孩子,注意孩子的需求;有些人對於自己和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高期望,需要透過密切地監督和干預去達成這些期望。而外在的環境導致的安全焦慮,則可能來自於現代資訊的快速傳播,關於兒童安全的報導爆增,使得人們產生恐懼,而採取了過度的保護行為。也有可能因為育兒信息不斷更新,大家會怕自己做得不夠多、不夠好。

  曾經,這一代父母親小時候,有不少人就是人們口中的「鑰匙兒童」。如今身份轉變,為人父母,童年曾感受到的孤單與不安全感,多多少少影響著自身的教養態度與方式,不希望孩子和自己小時候一樣,缺乏足夠的關愛。任何關係都是雙向的,無論年齡大小。身為照顧者,我們首要任務,是直視內在的焦慮和不安對現有關係的潛在影響,才不會陷入—是孩子有困擾需要治療—這樣的單向思維。照顧者調整好身心狀態,對於被照顧者而言,絶對是最好的良藥!重新檢視生活步調,找回內在平衡,才能和孩子建立更和諧有愛的親子關係。列出這些面向,並不是要檢討照顧者。教養孩子本就是一段不容易的旅程,因此更需要投入了解教養趨向的現況以及其影響層面。

  面對自己的寶貝,合理範圍內的補償心理或保護欲並不是問題。誰都希望能好好地陪伴孩子,並全然地保護他們!然而,如果發現孩子開始出現過度依賴與情緒困擾,進而造成生活上的種種狀況,如:在校出現人際關係問題、分離焦慮,在家出現爭奪父母關注的差異或極端行為,除了孩子自身性格特質外,也有可能與最親近的家人之間的互動模式有關。不只是被忽略與缺乏關愛的孩子的心理發展會受影響,照顧者若過於控制、干預或保護,也會阻礙孩子獨立探索的能力和自信心的發展。並非一直給與全部的關注和愛就是愛的精神表現。愛的重量,在極度的關注眼神下形成一種緊繃感。小小孩得一直回應與配合,形成內在消耗與隱性壓力。當壓力超出負荷時,通常會變得極度敏感。不時莫名情緒崩潰,有時候卻又表現出漠然、忽視的態度。另一種不算少見的情況是,主要照顧者與其他照顧者的教養方式出現顯著不同或反應不一致,導致被照顧者的困惑與矛盾情感。上述幾種情況,在藝術治療創作或遊戲表現中,可能呈現的方向如下:

1. 創造力與冒險性受限:

   因過度依賴,有些孩子在創作表現上,顯得小心謹慎,不輕易嘗試新的媒材或技巧,害怕犯錯或弄髒。

2. 過度掌控或完美主義:

   在創作中表現出過度的控制,想要別人聽從自己的規定與秩序,不容許被打破,沒有太多適應彈性。反應在人際關係上,則容易出現與同齡對象社交困難。

3. 視覺空間上的切割:

   作品呈現出分裂或對立的元素。比如創作出兩個截然不同的場景或人物,象徵著不同的照顧者氛圍,亦或是在遊戲中或作品中,將主要照顧者配置在離自己更遠"的位置,以空間距離傳達出一種需要喘息的情緒表現。

3. 安全基地:

   在表現安全地方的主題時,一般的孩子在作品中能夠很直接地呈現出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以及表達出對於家的感受。然而,受不安全感依附所困擾的孩子,其作品或遊戲內容可能會出現猶豫"或不完整"的場景。例如,畫家庭成員時,將自己畫得異常小或緊貼著某位照顧者,代表與該位家人相互依賴下的」縮小了,有時伴隨退化現象,扮演起小baby。曾遇過以室內平面圖的方式切割家的空間(呼應第2點),似乎暗喻不同照顧者的空間領域。若是不合邏輯地強調家中小物件,則代表其有特殊意義。例如,在圖畫中,房間的呈現並不細膩,卻特別畫出監視器,並強調每間房間都有。監視器象徵被監控,呼應照顧者的過度關注議題。

4. 隱喻表達:

   孩子可能會通過象徵性元素來表達家庭中的衝突與不一致。好比如:兇猛的獅子代表照顧者A,而溫和的大象代表照顧者B。

5. 重複性或不連貫性:

   有個常見現象不難觀察到不同的家人出現在藝療室,孩子就出現截然不同的行為表現。當此現象呈現極端時,在有矛盾情感的照顧者面前,孩子反而特別容易有情緒張力,在創作時則缺乏情感的連貫性。例如,原本還很投入並開心地玩著扮家家酒,一提到某位家人時,突然停止不玩。也常常發生一完成作品就毀掉,如此重複多次。那是因為在焦慮情緒下,孩子無法好好欣賞自己的作品,只在宣洩壓力,當下的人際互動意願也會減少。

  上述的各種情感矛盾或焦慮壓力,孩子都能藉由遊戲或創作表達出來。透過藝療治療的介入和照顧者的配合與調整,自然能讓家庭成員回到平衡與穩定的關係中。識別這些口語/遊戲/創作表現,需要藝術治療師長時間的陪伴、觀察與記錄,而不是光靠幾次的作品分析就能了解孩子的處境,並解決問題。孩子在藝療室裡能感受到涵容的支持力與安全感,所以能放開心去探索和享受創作過程。家庭關係也是如此,調整愛的給予方式,孩子就能自在地表達情感,並慢慢整合內心矛盾感受,進而重建安全感。

  藝術治療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創造性空間,鼓勵孩子自由創作,並在安全的環境中探索不同議題。量身設計的主題,幫助孩子增強適應能力和情感彈性。有時也會邀請家長們加入活動,實際了解小寶貝的創作過程,在實際參與中調整相處模式,讓彼此更自在。孩子運用不同的藝術媒材、故事性陳述或運用畫畫等圖像式表達,具象化內心世界,不但得到適當的情感宣洩,還能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發展出內觀的新視角,進一步找到應對生活上不同變化的內在力量!

 

門諾醫院藝術治療服務

  • 藝術治療服務對象
    2歲以上幼兒、孩童、青少年、親子
  • 服務內容
    情緒困擾/人際關係議題/自我探索與成長
    其他特殊需求,如亞斯伯格、自閉症類群障礙、語言遲緩、創傷相關議題

  門諾醫院提供個人一對一的藝術治療,目前主要的服務對象為早療的小朋友們。若您的孩子已超過六歲,仍然可以考慮加入藝術治療的療程家長們若也想一起參與,請放下對於繪畫技巧不擅長的擔憂,重點在於創作過程。進一步了解藝術治療相關資訊,歡迎聯繫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或是直接到復健科掛號看診,經由醫師評估後,即可轉介藝術治療服務。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電話諮詢:03-8241240


更新日期:2024/10/17   公告單位: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Bookmark
回上一頁回到頁首
 
   
   
  訂 / 退閱電子報
   
門諾logo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 Mennonite Christian Hospital
地址:970 花蓮市民權路44號 電話:03-8241234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
地址:974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魚池52號 電話:03-8664600
捐款郵政劃撥帳號:06007006 戶名: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
本網站內容為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所有,未經受權,禁止轉載
 Copyright © 2010 Mennonite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