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醫者大愛 門諾王理剛醫師分享海地醫療救助經驗
醫者仁心,所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對於這次前往海地進行醫療救助的各國醫療人員來說,就是最好的寫照。門諾醫院家醫科王理剛醫師特別在禮拜堂與全院的同仁分享他這次前往海地進行醫療協助的珍貴照片及經歷。身為一位虔誠基督徒的他,看著一張張災民陷於困境又無助的照片,說到最後幾乎哽咽的一度講不出話來,在現場的靜默中大家都可以感受到醫師不忍的心情,所有人也都因此學習到了最寶貴的一課。
海地7.2級大地震,造成當地重大的傷亡與損失,全世界都發揮大愛無國界的精神,紛紛啟動相關的醫療救災資源以及經濟援助。門諾家醫科王理剛醫師也基於醫師的職責,於1/19與台灣路竹會一同前往海地災區進行急難醫療救助,以自己的醫療所長盡一己之力。門諾醫院總執行長黃勝雄與院長陳盛煊也特別授旗,並為他祝禱在前往海地的醫療事工中,一切都能夠出入平安。
王理剛醫師述說從候機加上飛行的時間將近30個小時才抵達海地,醫師們都不以為苦。期間從舊金山轉機,再從多明尼加前往海地,一下飛機之後映入眼簾的都是平常無法想像的畫面。王理剛醫師表示,幾根木條以及幾塊破布撐起來的帳棚,就是他們臨時的家!殘破的屋簷下蹲聚著一群群泛者無助眼神的災民,甚至許多醫療設施都是非常臨時的,當時許多傷口感染的處置其實是更重要的課題,但醫療缺乏被迫必需以簡陋的醫療資源挽救瀕臨危急的生命,王理剛醫師過去曾經與路竹會多次的進入海外重大災區的現場,這次是第四次進行海外醫療救助。
王理剛醫師說這次最寶貴的經驗是能夠與來自世界各國的相關人員合作,這時候就是「醫療無國界」的體會,他回憶當時與醫療團隊自願在簡陋的帳棚中輪流留值大夜班的情景,幫夜間的緊急傷患提供醫療處置,當時海地幾乎已經進入「無政府狀態」,而當時進駐的美軍就荷槍實彈的在棚外保護醫療團隊的安全,就這樣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的人們,在這裡各司其職地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最後王理剛醫師與大家一起分享這次與各國醫療團隊在合作中的種種,他表示遇到這一類的急災事件最重要的就是「Do Something」,不管事情有多麼微小瑣碎,只要身為醫護人員就該盡力做一些事情讓病人減輕痛苦,若有機會可以盡一己之力,他也呼籲所有醫護人員不要吝於提供幫助,能幫助別人是一種福份,也絕對會讓自己得著更豐富的生命體驗。
 |
 |
 |
桃園機場整裝待發 |
來自美國的醫療人員 |
開工前的討論與準備 |
|
|
|
 |
 |
 |
臨時搭建的醫療設施 |
簡易搭建的病房 |
野戰醫院的藥品放置處 |
|
|
|
 |
 |
 |
政府機關及民宅幾乎全倒 |
用木頭及布臨時搭建的家 |
王理剛醫師進行外科手術 |
下載-海地災區醫療救助實錄
更新日期:201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