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多受欺壓就哀求,因強權者的膀臂而求救。但無人說:『造我的上帝在哪裏?祂使人夜間歌唱,教導我們多過地上的走獸,使我們比空中的飛鳥更聰明。』」(約伯記35:9-11)
人的一生多少都會經歷到苦難,從某個角度來說,基督信仰所信的對象更是一位使人能主動迎向苦難、擁抱復活新生盼望的神。即使耶穌已來到世上完成十字架救恩,並在約翰福音16:33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這樣的應許使基督徒可以過著「靠主得勝」的生活,但就在經歷0403花蓮大地震之後的二個月,更深經歷到這位上帝也真的是一位能「使人夜間歌唱」的神!
「祂使人夜間歌唱」是《約伯記》中一句廣為人知的金句,這話是出自約伯的三個朋友中,最後登場的年輕人以利戶,有人覺得這三位朋友對苦難中的約伯發言似乎少了同理心,因而並未給予太高的評價,但發現其實以利戶的話不同於其他人,他以另一種觀點談論,期望能使約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自己的問題。以利戶先後回應約伯對神的兩個控訴:針對「我不犯罪比犯罪有甚麼好處呢?」(伯35:3)的疑問,以利戶指出「神之於我們是高高在上的,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影響祂,使祂得益或受損」(伯35:6),這樣回應是希望約伯「將視野拉高」,從「自以為義」提升到「以神為中心」;至於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神不回應禱告?」此時,以利戶給了因「不能看見神」而「極度痛苦」的約伯,以及每一位身陷苦難中的朋友一個很好的提醒:「人因多受欺壓就哀求,因強權者的膀臂而求救。但無人說:『造我的上帝在哪裏?祂使人夜間歌唱,教導我們多過地上的走獸,使我們比空中的飛鳥更聰明』」。以利戶並不認為「神沒有回應」是「不在意」受苦者的哀求,而是我們需要「等候」,然而就在等候的過程中,當答案不夠時,更強調祂竟是一位能「使人夜間歌唱」的上帝!
這裡的「夜間」當然指的不只是時間上的夜晚而已,更象徵著任何「苦難與艱困」的時刻。問題是,當人們在受苦的暗夜裡真的還能夠歌唱嗎?身為醫院牧師,這些年來我總是持守睡前禱告,因為曾經幾次在深夜接到電話,都因病人或家屬遇到艱難的時刻,需要院牧特別的陪伴,而必需離開被窩返回醫院協助,當處理告一段落之後返回住處,已無法順利再度入睡的經驗;而此次0422-0423上百次的餘震,也真的震出我這個自以為身經百戰的921受災戶,連續幾晚無法安睡、崩潰的情緒,因為白天還要照常到醫院工作,住院的病人和員工都需要關懷,甚至有一些員工的住家已因地震受損嚴重,需另找暫時安頓之處,才發現自己25年來的服事之路,其實都是因著傳道人的職份催逼著我勇敢向前,如今,承認自己一點都不勇敢,當不斷搖晃的夜晚,除了禱告之外,想起所信靠的神,也是一位能「使人夜間歌唱」的神,因此,雖然流著淚,我也真的在暗夜裡開口吟唱詩歌,起來敬拜讚美神!
門諾醫院從設立以來一直是以「醫療傳道」為宗旨、「為主服務」為使命,如今門諾醫院真的不只是一所醫院,同時也是一間「職場教會」,特別在此次大地震之後,我們召聚了門諾醫院職場教會的「宣教士」們(有基督徒的醫師、護理人員、醫事與行政人員),分別於4/13(六)前往太魯閣地區,以及5/4(六)到水璉社區帶領「平安禮拜」、「平安祈禱會」,也在每週一中午全機構禱告會中,為許多人「禱告服事」,帶領更多人一起來認識這位「賜平安的主」,我們也透過「詩歌敬拜」,邀請每一位在患難中的朋友,無論是面對身體病痛、地震受災重建、恐慌不安的心緒、或現階段的工作、家庭、生活遇到挑戰的人,都一起來投靠並經歷這位能「使人夜間歌唱的上帝」!
更新日期:2024/06/03 公告單位:院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