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醫院 ::: 首頁 / 門諾公益網  / English
 
 
   
   
 

 :::

院內相關連結 :::
::: 您目前位於:首頁 > 保健衛教 > 婦幼衛教 > 早期療育衛教
* 早期療育衛教 小級字體按鈕 中級字體按鈕 大級字體按鈕
*創作與遊戲的療癒力 文 /藝術治療師 沈亦錡

創作與遊戲的療癒力

-關於藝術治療-

撰文者:沈亦錡(復健科藝術治療師)

 『六歲的小芳(化名)就讀幼兒園大班,有發展遲緩,因長久以來的分離焦慮、在團體中行為躁動、干擾他人、難以專注學習…等因素而被轉介進行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是心理治療的其中一種方式,接受藝術治療的對象不需要具備任何美術基礎,更不是來治療室學畫畫,它是經由藝術治療師評估與目標設定後,運用多元的美術創作模式(如:塗鴉、捏塑、拼貼、遊戲…等)進行個別化治療活動。

『治療師為小芳進行評估時,會觀察小芳與治療師的互動方式,創作/遊戲的歷程與內容,並從相關人員的陳述去理解小芳嬰幼兒時期的依附品質,以及發展各階段的相關重要事件。』

評估的過程中,治療師會透過與孩子的互動,理解孩子的人際模式,而孩子則在創作/遊戲中展現其整體功能與內在狀態。在實務工作中,常見到孩子在創作/遊戲中出現不同的樣貌,例如:難以與媒材建立關係、固著僵化的創作/遊戲內容、混亂的創作/遊戲行為、退化的(不符其年齡)創作/遊戲表現、片段碎裂而無法延續的主題…等,這些表現往往也說明了孩子在成長的歷程中,遭遇了某些難以承受的困難,無法建立順暢的表達管道以整合內在的情緒需求,進而阻礙了整體發展的能力,或形成焦慮反應與行為問題。

『進行藝術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和小芳建立安全信任的關係,跟隨其內在動機與需求,以適當的媒材參與小芳的創作/遊戲,協助建立調節情緒的機制,經一段時間後,小芳的情緒越來越穩定,分離焦慮獲得改善,學習動機與自主性也逐漸提升。』

在藝術治療的場域裡,「個案」、「治療師」與「創作/遊戲」彼此形成密不可分的三角關係,其中「創作/遊戲」是很重要的媒介,它源於個體自發自主的動機並可以從中獲得樂趣,也因為創作/遊戲提供了非口語的媒介,做為內在想像與外在現實的溝通連結,讓個體召喚出生命中潛藏的情緒感受,再從中進行表達、釋放與調適,最終轉化為生存成長的養分與能力。

然而,一般人可能會說:「那很簡單!帶孩子去上才藝班、買玩具給孩子玩就可以了呀!」其實不然,嬰幼兒發展的歷程需要「關係」的存在,孩子最初能力的啟蒙,來自於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如Winnicott所言:「小嬰兒藉由眼中所見的世界(母親/主要照顧者),來發現意義與豐富自我。」倘若主要照顧者未給予足夠的回應與關注,孩子便會"看不到自己",而一個缺乏自我感的孩子,自然難以發展自主能力。案例中的小芳即是因為未與主要照顧者建立安全穩定的依附關係,對主要照顧者產生了失落、矛盾、困惑、焦慮與挫折…等情緒,當這些情緒超乎了小芳所能負荷的份量,在缺乏表達的管道之下,就只能拼命地在潛意識裡運作,無形中便干擾了日常學習與發展。因此,治療師的工作就是透過參與創作/遊戲的歷程,與孩子建立連結與回應,承接其內在複雜混亂的情感,和孩子共同建構新的經驗去修復過去的困難關係,重獲自主與成長。

然而,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影響發展的因素皆不相同,每個進來治療室的孩子所需要提升或調整的面向也不一樣,運用「創作」與「遊戲」進行心理治療,是順應孩子的本能來啟動潛意識的開關,在各式媒材的催化下,為那些停滯或凍結的內在自我,尋求更多疏通的機會。 

 

參考資料:遊戲與現實。唐諾‧溫尼考特/著,朱恩伶/譯。台北:心靈工坊。


更新日期:2020/03/24   公告單位: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Bookmark
回上一頁回到頁首
 
   
   
  訂 / 退閱電子報
   
門諾logo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 Mennonite Christian Hospital
地址:970 花蓮市民權路44號 電話:03-8241234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
地址:974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魚池52號 電話:03-8664600
捐款郵政劃撥帳號:06007006 戶名: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
本網站內容為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所有,未經受權,禁止轉載
 Copyright © 2010 Mennonite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